城市与环境学院
1、学院介绍
城市与环境学院(原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始建于2011年,现为湖南工业大学-株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共建学院。学院现有城乡规划、环境生态工程、建筑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城乡规划(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B+,省内高校排名第三)、环境生态工程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城乡规划学、人居环境设计学两个科学学位点以及农村发展一个专业学位点;为“设计学”博士点建设学科“乡村振兴与生态设计”方向的主要支撑学院。经过十余年探索发展,学院现形成了以城乡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以“需求引领、行业面向、应用导向、跨界融合”为鲜明特色,以城乡规划学为主体,以环境科学、建筑学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现代智慧人居环境学科协调发展新格局。
学院目前共有教职员工67人,专任教师5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0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南省“121”工程人才2人、芙蓉计划—潇湘英才2人、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湖南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株洲市科技领军人才1人。
学院现有湖南省智慧人居与智能规划创新创业教育中心1个、湖南省智能规划与资源环境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以及湖南省乡村振兴与乡村发展和湖南省生态人居环境设计等2个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多年来,学院本科学生初次就业率保持90%以上,研究生就业率多年为100%;本科学生考研录取率25%左右,先后有200余名学生考入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团队建设,重点依托城乡规划专业、面向乡村振兴需求打造的“智慧人居与乡村规划”教学团队在省内外初具影响,获湖南省教学创新竞赛一等奖等省级奖励8项。《大气污染物监测与治理》《乡村规划原理》《乡村振兴与乡村规划》等5门课程先后入选湖南省一流金课;获批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湖南省教学教改重点项目5项;编写《生态乡村规划》《乡村治理与乡村建设》等普通高等院校规划教材5部。
学院主动对接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株洲市智慧城市发展、株洲市绿色建筑与节能环保产业链建设,现建有“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城镇水安全排放及资源化”等2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非金属类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1个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学院立项省部级以上课题60余项,经费4000多万元。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含子课题)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规划基金3项、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湖南省社科重大项目1项;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出版科研著作23部。
2、专业介绍:
(1)城乡规划(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支撑专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支撑专业|城乡规划学重点学科支撑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具有多学科知识交叉与综合相关联的特征,是以服务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建设为发展重点,以工农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为鲜明特色,以智慧城乡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以城乡物质空间规划为设计核心,主要面向现代智能规划设计行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专业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强的创新型城乡规划设计人才。面向乡村振兴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发的“五阶递进式”乡村振兴与规划设计课程群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其课程团队为湖南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荣获湖南省教学创新大赛一、二等奖,中国网、湖南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先后深度报道服务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成效。
人才培养:本专业以小班制(20人左右)培养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适应国家智慧城乡人居与城乡建设发展亟需,具备坚实的城乡规划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能力,熟练掌握智慧人居、城乡交通、市政工程规划、区域规划、详细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乡村规划等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智能城乡规划、智慧城市设计和城乡规划管理能力,能够在专业规划编制单位、政府管理机关、房地产开发公司、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城乡规划设计、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教学与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近5年,先后立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6项,省级教改重点项目3项,出版《生态乡村规划》等5部普通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建设了5门省级金课;获湖南省课堂教学竞赛奖5项;获湖南工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教师指导学生先后获国家级“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省级“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4项;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4项,省级14项,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22项,省级学科竞赛奖励81项。
主要课程:中外城市规划与建设史、城乡规划原理、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国土(空间)资源与开发、新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城市设计、乡村振兴与规划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城乡市政工程系统规划、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等。
科学研究:近5年,城乡规划教师团队在智慧人居、乡村振兴、宜居村镇等方面承接多项省部级及以上课题,到账总经费超过2000余万元。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含子课题)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共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11部,特别是编写了全国首部乡村振兴领域科普读物《筑梦,圆梦:共话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乡村》,央广网、中国网等全国30多家媒体给予广泛宣传报道,先后入选全国农家书屋(2021年)以及中宣部、国家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单位主办评选的全国首届“乡村振兴好书荐读”提名图书(2023年)。
服务面向:城乡规划专业具有多学科知识交叉的鲜明特色,立足湖南,辐射中部地区。在城市层面主动服务“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国家战略需求,特别是服务株洲市国家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在乡村层面主动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需求以及湘赣边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特别是组织学生编写的国内首部乡村振兴、乡村规划建设社科普及读物《筑梦,圆梦:共话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乡村》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央广网、中国网、新湖南等30多家权威媒体相继进行了深度报道。
就业升学: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口径宽、范围广,主要方向包括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政府建设部门;城乡规划设计、土地资源管理及研究机构;城市开发及市场服务机构;大型企业决策研究、项目策划、工程咨询部门,如中建、中铁、中交等央企。近五年平均初次就业率达90%以上,最终就业率达到95%,高于学校和省内同类专业平均水平,在就业竞争中向社会展示了本专业学生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就业能力。近年来考研升学率达25%左右,多名学生考入香港理工大学、悉尼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学制五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环境生态工程(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支撑专业)
专业特色:环境生态工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专业,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工程学手段来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一门技术科学。遵循“宽基础、强主干、重技能、多出口”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基于“创新研究+工程应用+多元复合”的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模式。面向服务“生态文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导向,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招生与培养方向。近年来,专业先后建设了“城镇水安全排放及资源化”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非金属类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以及“包装废弃物资源化高效洁净利用技术与装备”中央支持地方专项实验室等省级教学科研平台。
人才培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与较高的职业素质,熟练掌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培养具有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环境污染生态修复、城镇生态规划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可在环境与生态保护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生态学、环境化学、流体力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生态工程学、环境影响评价及案例等。
科学研究:自专业成立以来,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教师团队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湖南省科技厅重大项目、湖南省社科重大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共计26多项,其中国家级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近20项,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30余项,累计经费超过2000余万元。申请专利23项,授权专利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个;出版教材和专著5部;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SCI等收录40余篇;参与线上线下学术交流活动上百场。先后立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批“大气污染物监测与处理”湖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入选湖南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金课,并建有2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出版了多部普通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重点参与的教学改革成果荣获2019年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立项5项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并发表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研究论文;专业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综合测评优良率逐年上升,学生满意度逐年提高,均在90%以上;教师指导学生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4项,省级15 项,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15项,省级学科竞赛奖励50项。
就业升学: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考研录取率达到35%以上,其中在2024年考研结果中,环工2001班考研录取率达到46.4%,位列全校前列。同时多位毕业生考取了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天津大学等名校研究生,其中部分学生在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如2016级本科生潘振湘同学研究生毕业后已顺利被南开大学录入,攻读博士学位。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3)建筑学
专业特色:建筑学专业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专业,主要依循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对城乡人居环境中从城市到乡村、从建筑群体到单体建筑、从人工环境到自然地景等物质空间对象进行功能组织、空间布局、体型塑造和美学形象进行设计;该专业涉及理、工、文、艺诸多领域。我院建筑学专业坚持传统美学素养培养,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合。引导学生的建筑审美,提升专业操控能力。强化专业特色,多维度授课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重交流引导。强化学生思维和能力培养。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竞赛、交流和联合教学。密切联系社会。培养方案开设多门社会实践实习课程,关注国家重大战略,关注社会发展需求,把课堂搬进社会,搬到现场,带领学生在社会中学习和思考。我校建筑学专业设立于1997年,我们始终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生执业能力为培养导向,培养具有扎实的建筑学专业知识和设计实践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开放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具有较强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工程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经过20余年的发展,培养了1200余名毕业生进入建筑设计单位、教育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地产开发企业等,从事建筑设计、教学与研究、开发与管理等工作,成为了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人才培养:坚持立德树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怀、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与较高的职业素质,了解建筑设计及相关领域的前沿和动态,学习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应用知识,系统掌握建筑设计理论及方法、建筑历史、建筑技术和设计表达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相关的人文伦理、法律法规等知识,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的技术和人文素养、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城乡建设领域从事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西方建筑史、建筑构造、建筑物理、高层建筑设计等。
科学研究:师资团队近五年,在绿色建筑、文旅规划、产业地产及城镇更新等方面,完成工程实践与课题20余项。
就业升学: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毕业生流向与社会需求吻合,近五年平均初次就业率达90%以上,在就业竞争中向社会展示了本专业学生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近三年建筑学平均考研升学率达20%以上,多名学生考取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学制五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3、联系方式:
综合办:0731-22183167
学工办:0731-22183327;0731-22183326
教务办:0731-22183162;0731-22183329
研究生办:0731-22183692
学校官网:http://www.hut.edu.cn/
学院网址:http://cshj.hut.edu.cn/
微信公众号:湖南工业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株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签订校地合作暨联合共建城市与环境学院
框架协议
学生参观国土空间规划展
学院荣誉墙
湖南教育电视台专题报道学院人才培养新模式
我院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外出写生实习
组织开展“乡村调研湖湘行”专项行动计划